九三胜利日在即,新华社推出重磅评论!
2025-09-01 15:12:18 来源:新华社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931—1945,14年浴血奋战,14年艰苦卓绝,四万万人不屈抗争,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和平史册的伟大胜利。


1945—2025,山河巨变,正道沧桑。80年过去,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意气风发。


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奋斗的征程未有穷期。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召唤着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


岁月长河奔腾不息,但历史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中。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五个超大号铅字力透纸背。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军舰上,同盟国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胜利的消息传来,中华大地沸腾了,中国人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9月3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刊登在《新华日报》醒目位置上:“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参观(2025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今朝四海同声,欢呼抗战功成。”在延安,人们潮水般地涌动,狂欢的人群用无数支火把照亮了宝塔山、映红了延河水。在重庆,人们涌上街头、舞起巨龙,爆竹声、锣鼓声、欢呼声响个不停。在东北,人们喜极而泣,到处欢庆:“天亮了!”“光复了!”在台湾,同胞们张灯结彩、祭告祖先,纷纷扔掉被强迫供奉的所谓“天照大神”牌位,压在心头的屈辱一扫而空……


经历过漫长的黑暗,更懂得光明的可贵。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的“三光”政策,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的细菌战和化学战,骇人听闻的杀戮、迫害、掠夺、奴役,使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使家园故土沦为“无村不戴孝,处处是狼烟”的人间地狱……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中,一面由5098张老照片组成的巨型照片墙,定格下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日日夜夜,也象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新生。河山既复,日月重光。当胜利的光焰划破暗夜,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由此开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在宏阔时空中熠熠生辉。



这是走向复兴的伟大胜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是影响世界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南京中华门城堡与秦淮河景色(2023年6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回望走过的路,审视脚下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总是让人感慨万千。在见证过抗战烽烟的卢沟桥旁,“复兴号”列车呼啸前行;在当年雁翎队抗日杀敌的白洋淀畔,“未来之城”雄安拔节生长;在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南京中华门一带,流光溢彩的繁华景象令游客流连忘返……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夜景(2025年3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盛世,如您所愿!”神州大地早已换了人间,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蓬勃气象,足以告慰先烈,更加振奋人心。从苦难走向辉煌,从沉沦迈向复兴,历经长期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4亿多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


(二)


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主峰上,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刺刀直插云霄。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打出中国人的勇气!”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的关键时刻,百团大战犹如“暴烈的霹雳”,沉重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极大振奋了民心士气。这一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游客在山西省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碑参观(2025年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